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

51對49

20120228《信報》張總專欄

「能力不是最重要,勇氣和品德這兩個條件是基辛格觀察了十位與他共事過的美國總統後,作出的結論。基辛格說今日領導人所需作出決定的事情往往是51對49的局面,而不是過往那種很明顯的七三和八二之分的情況,用舊方法解決新危機,往往是失敗,日本核危機就是如此, 『勇氣』是敢於選擇前人未開闢的道路,而『品德』則賦予領導人在困難前能選善固執的力量,智者之言也﹗」


「能力」不是最重要,卻非常重要。

風平浪靜,「勇氣」未必有用,還可能帶來麻煩。我們通常在危急關頭才看到「勇氣」的價值。

51對49,即是說無論甚麼決定都有一半人反對,做決定需要的豈止「勇氣」,更要「決心」。

99對1,你會為1說話,就是「勇氣」和「品德」的鐵證。

2012年2月27日星期一

成功之父

MaD 2012 Talk Uffe ELBÆK: Change the Gam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CxH__iBmSE

丹麥教育部長一生人聽過最有用的意見,有四種情況下犯錯無有怕。
1 認清錯誤所在;
2 為錯誤負責;
3 從錯誤中學習;
4 下次嘗試其他方法。

失敗乃成功之母,學習乃成功之父。有父有母,才生得出成功這兒子。
沒有學習,失敗只是單細胞生物,只能進行自我複製。

2012年2月26日星期日

不抽水的理由

20120226《蘋果日報》張大春專欄

「我一點兒都不覺得父輩出身台灣,便應該令林書豪成為台灣人的驕傲,甚至還要信誓旦旦地爭取其台灣人』的身份。當真需要的話,台灣人還是在自己這個蕞爾小島上找找驕傲為宜;找上林書豪,的確有情現成』、撿便宜』之嫌;那反而會讓驕傲顯得過於物美價廉。然而,我們看著林書豪而覺得親切,覺得感動,覺得文明的教養與奮發的鬥志總是綻放著光彩,這點始終迷人。」

欣賞有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讚美之詞反映了讚美者的價值和修養。張大春透過林書豪為我們上了一課:

1. 讚錯位,只會貶損被讚美對象的價值。

2. 讚得具體、讚得仔細,通過讚美透視值得肯定的價值——在林書豪身上體現的是「文明的教養」和「奮發的鬥志」,而不是台灣人的身份。
 
推遠一點,張大春的思路跟儒家一脈相承。「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爲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 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不喜歡抽水,因為會妨礙正氣之養成。不叨光,才能「存養正氣」,最後自己反而獲益最多。

2012年2月25日星期六

舊酒新瓶

20120225《信報》陳頌紅專欄

康奈爾大學市場學及顧客心理學家Manoj Thomas 及Claire Tsai的研究指出,把身體移後一點觀看事物,可以令頭腦會更清晰,從而做出果斷和正確的決定。「退一步海闊天空,不但是警世名言,原來還有科學根據。」

在「常識」中找一個橫切面做分析、調查不但好玩,又能為那些老掉牙的智慧提供嶄新演繹角度,起死回生。今天的學生上學前已經被媒體的資訊洗腦,苦口婆心勸喻的成功率太低。智慧要包裝出售,例如製造刺激,才有機會突破防線進入腦袋,影響思想、行為。

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

殺人方程式

20120224《信報》陳穎欣醫生

「令人焦慮緊張的思想傾向:
1 大禍臨頭:「今日課堂上老師出一條如此簡單的題目我都未能回答,我這次考試都是注定失敗。」
2 以偏概全:「我未能掌握這個課題,相信其他課題、其他科目我都不能理解明白。」
3 灰色眼鏡:「上次測驗成績理想,是因為我運氣好,加上題目淺易,而並非因為我有實力。」
4 感情用事:「我覺得自己好無用,所以我一定是個無出色的人的。」
5 墨守成規:「我一定要考上大學,否則我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
6 非黑即白:「如果我今次考試失敗,我就是個失敗者。」 」

回想當年面對高考,在巨大壓力下我都有以上幾種思想傾向。

幸好還有點「自我批判」意識,不斷將這些負面想法推翻。

那些負面想法推倒又重來,經過多番掙扎,終於捱到考試結束。

最利害的殺人方程式:考試 X 固執 X 悲觀

情歌本源

20120224《信報》陳頌紅專欄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認知科學教授David Huron指出,聽慘情歌曲,跟親身經歷悲痛事件,既相同,也不同。當我們遇到不快事,例如失戀、失業、寵物病逝,體內會釋放出一種名為泌乳刺激素的荷爾蒙prolactin,它的作用就如親人和好友的溫暖擁抱一樣,可以令我們暫時平伏哀痛,得到一點情感撫慰。」

這解釋了為甚麼流行曲總是情歌,情歌之中大部份是慘情歌;說穿了原來都是生理機制。

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考試叻唔叻

20120117《爽報》蔡東豪

「有些人讀書未必叻,但考試叻,奧巴馬就是這種人,做總統未必叻,但選舉好叻。我看過大部分關於他的書,他對選舉這件事摸得很熟,清楚關鍵所在,特別是基層動員的重要性。我買奧巴馬今年選舉在民望低的情況下勝出,有可能以大比數勝出。請看以下數據:奧巴馬已籌到2億美元,到11月估計可籌到10億美元,大部分來自200美元以下捐款,靠的正是基層動員。」

考試唔叻,唔代表讀書叻。考試唔叻只係表示考試唔叻。
考試叻,至少有一技之長,呢點同讀書叻有些少關係。

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

聽不清楚,戴眼鏡吧﹗

20120222《信報》陳頌紅專欄

曾志朗做過一個實驗,發現學生戴眼鏡的時候比起不戴眼鏡的時候,聽課聽得比較清楚。「以近視者摘下了眼鏡為例,因為視覺變差,要啟動更多認知力量去辨別眼前所見的事物,於是,認知資訊就被大大削弱,餘下的,就不太足夠在應付聆聽課文之上。」

人類的認知系統有限,做好準備、避免超載,為心靈消除壓力、為腦袋騰出空間,表現自然更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同一道理的不同演釋。

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遺珠

20120221《信報》林行止專欄

「林書豪與眾不同的是矮小(姚明七呎四他只有六呎三),從他在籃底對手的胳膊下穿梭看,他不僅矮且瘦,完全不合美國職業籃球員牛高馬大的條件;身材不合格,令他雖然在長春藤籃球隊中表現出色,亦不獲職業隊垂青( 最後入選亦長坐冷板凳[benchwarmer])。正因為如此,林書豪異軍突起,令論者認為美國體壇有太多「遺珠」,因此,所有職業運動遴選隊員的標準將起革命! 美國職業運動因林書豪而考慮改變遴選隊員的方法,是其運動成就更上層樓亦是不斷進步的美國精神的體現」

體壇有太多遺珠,學校的遺珠只有更多。在今天資源分配的制度下,究竟有多少有能力的學生被犠牲掉?如果美國職業運動要改變遴選隊員方法,世界各地的學校更應改變分配資源的分法。

2012年2月20日星期一

講理無人理

20120220《信報》黃靜的龍應台訪談錄

「坦白說,她提出的觀察與批判,香港的評論人也說了好多年;但或許就是沒有她那發明字眼的能力,例如她把長久以來的香港主流意識形態,說成是『中環價值』。評論人梁文道說,龍應台能接觸到原本不關她提出的問題的大眾……龍應台是優秀的作家兼策劃人,成功在媒體時代引發一波又一波的公民社會討論風潮,結合寫作的高度與風潮的策動。即使有其他人想到同一問題,也沒法像她那樣高超、感性地書寫出來。她採用的散文語言,包裹着她極強的議程制訂能力。……『香港在外面有一個形象……就是很現實很功利。香港人也這麼說自己。但如果這是事實,為何這八年多和我相處的朋友們,有這麼多理想主義者?我後來領悟到,香港人只是不太會講故事,不會解釋心裏感受。』龍應台在香港喚醒了說故事的公共作用。」

擲蕉無效、講理無人理。只有運用故事,通過感性才能觸及群眾的神經。攪政治的朋友,這可是大啟示哦﹗

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

甚麼比德育更重要?

摘自楊照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mclee632008/archive?l=f&id=22

在教「品德」之前,其實更重要的是先給小孩札實的資訊教育。 讓他們清楚明瞭環繞著他們的資訊世界,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這些資訊又用什麼樣的方式實質在控制他們,提供他們選擇思考── 「我要這樣被各種資訊控制嗎?」這是當前孩子們最需要的知識。」

二十年前只要阻擋電視、報紙,孩子不會壞到那裡去。今天互聯網滲透每個角落,污染孩子實在不費吹灰之力。
楊照提出「資訊教育」先於「德育」這個重要的觀點,誰曾認真地看待?老師和父母又做了甚麼功夫?

成名前後

20120219《蘋果日報》畢明專欄

「練好武功等運到,運到之後,還更要練好武功。被人小看很好,你出少些力可叫人另眼相看,現在才是正式開始。球星,要閃很久,煙花,是過眼雲。寄語Lin哥失敗別上心,成功別上頭。」

成名前努力,成名後更努力。

快活不快活

20120219《蘋果日報》李純恩專欄

「如果你的女人不快活,你就沒活路了。」
所謂朝見口晚見面,她不快活,你只有死路一條。就算是為自己,都要討她歡喜。

「作為男人,即使無法令你的女人快活,也不要令她不快活。」
這是兩個概念,但有時會二合為一。假如你無法令她快活,她便會不快活,結果都是一樣。

2012年2月18日星期六

左傾

20120218《信報》陳頌紅専欄

「研究人員讓三萬七千多個受試者,在網上進行測驗。在電腦屏幕上,會同時出現一種顏色以及一個圖形,顏色和圖形分別出現在左右兩邊,並停留兩秒。之後,受試者要重新回憶之前在電腦上出現過的配對。結果發現,有接近五千個受試者,永遠記錯右邊的顏色或圖形,而只有三百多人,每次都記錯左邊。在另一項實驗中,二萬多個受試者要設法記住電腦屏幕上出現的三個動物圖形。它們分別會出現在屏幕的頂端,以及左右下方,之後要進行記憶力測試。同樣,受試者對於出現在左下方的動物圖形,記得比較清楚。平均來說,左下方的答錯機率,比右下方少一半。我們的左腦負責處理語言、數學、邏輯,右腦則負責圖形、空間,而因為左腦控制右邊身體和右視野,右腦控制左邊身體和左視野,所以較接近左邊身體的左方圖形,稍為佔了優勢,才令受試者對於左方圖形的印象較深刻。」

明白了。以後報告應將重點放在左面﹗

2012年2月17日星期五

媒體、政客與學者

20120217《信報》羅家聰

「一個不科學的觀察是,媒體傾向關注派糖,雖屬枝節但易做故仔;至於政客則集中火力在餅怎分的再分配上;而學者卻多會研究怎樣做大個餅。」

教師、家長與學生,你屬於哪一類?
考試、派位與教學,你最關心哪一項?

2012年2月16日星期四

夕陽職業

20120216《信報》林行止專欄

「美國空軍、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均擁有相當數量無人飛機……美國現有無人飛機基地共六十多個,它們因此能夠輕易滲透世界每一角落……據二月八日《華盛頓時報》消息,至二零二零年美國將約有三萬架無人飛機,當然其中不少用於撒農藥撲山火救海難的非戰機。」可見美國仍是及將繼續是戰鬥力最強的國家,中國「超英」容易,要「趕美」真是難上加難。

「科技愈進步操作機械的人愈少……本港公共大廈電梯沒有「揸(車立)員」不過是十多二十年的事……哥本哈根、底特律和東京都有沒有駕駛員的火車……曾幾何時,飛機駕駛室有正副機師、電報員、機械士和領航員共五人,十多年前已減至只有正、副機師……事實上,當飛機起飛後,電腦軟件取代了駕駛員的全部工作……而載人客機的製成與投入服務,則遙遙無期,因為很少人願意乘坐沒有駕駛員的飛機。」相反,由於機師跟乘客命運與共,有極高誘因好好駕駛,乘客才夠膽乘撘有機司的飛機。雖然如此,跟據歷史,人類起初抗拒新事物到後來習慣了自會轉變態度,我相信總有一天飛機師會被取代。我看這是個夕陽職業,相反,我從來看不到教師可以被機械取代的現象或趨勢,而且當人口越多,世界對教育的需求越大。從未來的觀點看,教師行業才是rising star!

2012年2月15日星期三

開放學習資源

摘自Ted Richard Baraniuk: Goodbye, textbooks; hello, open-source learning

Richard Baraniuk早於2007年TED便經提出了學習資源共享,這跟open science project、Linux、kahn academy等的理念如出一轍。現在要進行這項工程比往日容易得多,例如利用Apple的i author, i text便可自己創作教科書。

理念在、工具在,但這些好東西離學校還是很遙遠,教育界要急起直追了。

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

心不可測

(圖片來自Google)


在紐約的心臟地帶放置心臟,透過每個人伸手共同參與令LED玻璃管製作的心臟跳動加速。

玩心竟然可以玩得如此美麗如此新鮮,創意贏晒﹗

2012年2月13日星期一

結構

這個孩子有甚麼樣的自然天賦?
這個孩子有哪些才華或品格特質,只要稍加培養,就能成為他的天賦?
這個孩子在生命初期是否曾顯露出某些天賦,但卻被後天的文化DNA給扼殺了?
 」

我一直在想,假如我是李天命、喬布斯、Richard Branson的老師,
我有沒有本事認出他們的天才,珍而重之,好好培育這些孩子?

經過思考、閱讀、聆聽、實驗,今天終於理出個頭緒。
我看到了結構:

「自律」和「自學」是終點。
「品格」為縱軸,「才能」為橫軸。
品格」以「心智習性」和「七個習慣」為基礎;「才能」以「多元智能」為基礎。

2012年2月12日星期日

領袖典範

20120212《蘋果日報》骯髒的政治 古德明

一九零二年五月,加勒比海馬丁尼克島的選舉氣氛逐漸熱烈。同時熱起來的,是聖皮埃爾市的培雷火山。總督路易‧蒙泰為贏得選舉,不惜限制對火山有可能爆發的報導、設立路障防止市民離開、查禁示警的電報。最終蒙泰和三萬市民一起變成火山灰。

我想起當年沙士和禽流感肆虐,國內某些地區官員意圖隱瞞疫情,令情況惡化,一發不可收拾。假如你的領袖很自私,你只能自求多福。

2012年2月11日星期六

罵人的藝術

《信報》何華真巧罵化民 功傳後世

小狼做錯,狼王不想直罵,就運用故事讓小狼決定玩具小熊爸爸應怎樣處罰做錯事的小熊。
夏商時代諸侯對天子多有不敬。周公不會用天子大臣的肉身來罵,改用周禮罵,令其他諸侯群起伐之。
文革時代,有時巧罵可以救人,把目標人物的罪名鎖定為罪不致死的小罪。
高手主管不怒而威,光用「化相」搞定下屬,不用開金口。
工業界的工程人員跟前線過不去,就帶他們見客,回來後立刻收聲加緊開工。
「其實罵、教等,都是曉、化的工具。」
「中國人在教育下一代,仍然停留在一管就禍,一放就死的兩極局面。」

啟發:

1. 用故事改變思考模式,讓學生代入老師角式、讓小孩代入家長角式。

2. 創造大家認同的遊戲規則,犯規者即犯眾,由眾人懲處。

3. 讓批評者示範如何解決問題。

4. 當「責罵」成為習慣,便被「責罵」駕馭了。「責罵」是工具,宜巧用,宜清楚後果,宜清楚「責罵」之後的目的地。

語言決定命運

摘自20120211《信報》何華真專欄

現在企業醫生主要工作是診治企業語言。由90年代初企管人員亂用經濟學語,90年代中亂用市場學語,21世紀亂用TMT財幻複語,到今日老一輩企業家講慈善語。年長企業家突然玩慈善,變身為社企舵手,結果好心做壞事;從治理角度是不務正業、不正其身。新一輩繼承者講投資語,將企業變為投資銀行,隨時一鋪清袋。「作為老闆,最重要的終極說話內容是「這盤生意怎樣賺?怎樣會賺更多錢?」除賺錢核心語外,都可以交給別人代言。」

啟發:

史上最偉大的老師,語言都很純淨。孔子講「仁」,耶穌講「愛」,佛陀講「無」。

作為老師,主要語言應該是「教與學」。我的主調是「自學」和「自律」。

最後的美好時光

摘自20120202《信報》陳頌紅專欄

話說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最後的時光」總是特別美好,因為於正面事件來說,它加倍值得珍惜;而於負面事件來說,它意味著「只要多熬一會就可以」,意味我們即將得到解脫。所以聽沉悶講座的最後幾分數特別精神,最後一位面試人較易獲得正面評價。

這篇報導符合我的生活經驗,我由此得出結論:將重點放在最初或最後,有利讀者或聽眾接收。

2012年2月10日星期五

幸福操作指引之人際關係

幸福操作指引之人際關係

A. 幸福三段論

由於
1. 人際關係是幸福人生的主軸。
2. 習慣「多讚美、少批評」能有效改善人際關係。

所以
3. 習慣「多讚美、少批評」是獲得幸福的關鍵。

B. 如何培養良好習慣

1. 首先要認知及認同「多讚美、少批評」的重要性。
2. 經常自我提醒和反省改善。

C. 如何讚美及批評

1. 努力找出別人的優點;衷心欣賞別人;當面或間接讚美別人。
2. 可以不批評盡量不要批評;批評別人時要顧全對方面子;先承認自己的缺失才講出對別人的批評。

拍賣哲學

摘自20120209《信報》楊天帥的専題報導

拍賣家David Feldman的拍賣哲學:

1 「我的經營哲學就是售賣最少但最有價值的東西。」他的拍賣生涯中還拍過全世界最貴的郵票、錢幣、中國郵封、英國郵票、美國郵封、瑞士郵品……

2 物罕未必貴。「亞爾巴尼亞的郵票比德國郵票罕有,但它的價格毫無疑問比德國郵票低得多。」

3 拍賣就是說故事的遊戲。「我們的任務,是把手中的拍賣品,從它們是甚麼,轉化為「可以變成甚麼」。」


啟發:

1 集中火力做最重要的事。

2 與別不同沒有意義,做得好才有意義。

3 眼光要放遠一點,不能只看現在。故事有分過去和未來兩部份。認識歷史,才知道現在的價值;放膽想象,才能創造更多價值。

2012年2月8日星期三

在教言商

擇自20120208《信報》香港理工大學特約專輯:創新領袖系列

騰訊QQ抄ICQ和Messenger,Yahoo!抄eBay,人人網抄facebook,抄襲者非常成功,其中一個原因是「後來者的創新成本低得多」。「先行者往往經歷了無數失敗才能推出全新的服務和產品,而模仿者則直接跳過這些,便能夠依照已經被證明可行的方程式經營。」

商界競爭激烈,要生存,必須不斷進化,從對手身上學習、抄橋。這是教育界應該向商界學習的地方。

魔還是魔

“漢字簡化之後,親(亲)不見,愛(爱)無心,產(产)不生,廠(厂)空空,麵(面)無麥,運( 运)無車,導(导)無道,兒(儿)無首,飛( 飞)單翼,湧(涌)無力,有雲(云)無雨,開關(开关)無門,鄉(乡)里無郎,聖(圣)不能聽也不能說,買(买)成鈎刀下有人頭,輪( 轮)成人下有匕首,進(进)不是越來越佳而往井裏走,只有魔,還是魔。”

—文字的簡化造成了文化的簡陋,簡陋的文化,又怎能產生精緻的生活?
我最喜歡「愛無心、導無道,只有魔還是魔」。

讓我也變奏玩一下:

回歸祖國以後,爸還是爸,媽變了他的

往日的爺娘,今天娘還是你的娘,爺是別的爷。

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現代愛情關係

資料來自20120207《信報》紀曉風専欄,網上調查發現:

1. 46%受訪者表示擁有對方社交網站的登入密碼,且會登入進去。
2. 43%受訪者有試過追蹤自己男朋友或女朋友手機的經驗。
3. 47%女受訪者會check住男友;27%男受訪者會check住女友。


分析:

1 和 2 表示「佔有慾」是現代愛情的主要成份。

3 表示女人比男人多疑,或表示男人更值得懷疑。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大學生無用

摘自20120206《信報》John Mauldin專欄

「據Liscio Report主筆鄧恩 (Philippa Dunne)指出:勞工統計部上周三發表截至2020年各行業職位預測數據,其中反映的情況未許樂觀……預計職位增幅最高的首二十種行業中,只有五種要求副學士或以上學歷;未來十年內預計新增職位總數中,估計只有30%要求中學程度;40%只要求中學畢業證書;要求學士或以上學歷職位比例不足20%。近四分三職位只需短期在職訓練就已足夠,而85%更無須相關工作經驗。」

這是美國可見將來的就業狀況。就業市場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其實釋放了中學和小學有更多空間發展學生的創意和潛能,
就自己的興趣投入更多時間心力,而非浪費大部份學生的時間學一些完全用不著的知識、應付沒有意義的考試。美國可作如是想,香港又如何?

開放科學

摘自TEDxWaterloo - Michael Nielsen - Open Science

數學家Timothy Gowers想出一項名為Polymath Project的數學計劃,打破數學家各自閉門造車的傳統,利用Blog讓任何有興趣的人參與解決數學難題,參加者在第七周成功解決了這個數學難題。

人類基因圖譜計劃是另一個開放科學的例子,此計劃合眾人之力,各自貢獻圖譜的一部份,最後成功解出整個人類基因圖譜,大家可以在網上隨意下載。

某些類似計劃的失敗經驗,是源於計劃定位不佳——開放科學的目標問題沒有重要性、科學家參與和付出的努力不被肯定,研究沒有確立回報機制是失敗的主因。

成功的開放科學計劃在於「運用非一般手法達到傳統結果」。即是說選取真正重要的問題來訂立計劃,假如任何人參與破解,其努力及成果亦會被肯定。這樣科學家便有誘因參與這類開放科學計劃,減少閉門造車的機會。

科技為我們提供了新機會,開放科學精神是一項革命。
科學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科學家嘗試花部份時間參與一些開放科學計劃
2科學家開展新的開放科學計劃
3對參與開放科學計劃的同僚與以肯定

普通人亦能協助推廣開放科學精神,讓更多人接觸和認識這種想法,社會自然有更大的力量和訴求推動科學家從事更多開放科學計劃。最後受益的人亦是社會大眾自己。


啟發:

開放科學成功的核心是兩個概念——「誘因」和「分享」。

目標是令「分享」這行為充滿吸引力,必須努力建立「分享」的回報機制,保障雙贏的派彩比獨贏高。

2012年2月5日星期日

從蝗蟲論到香港核心價值

高登友出廣告罵內地人是蝗蟲,很多朋友叫好。我也看不過眼很多內地遊客的「不文明」行為,朋友的忿怒可以理解。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曾經以作為香港人為傲。近十年香港靠大陸接濟,我開始懷疑自己作為香港人有甚麼值得驕傲。陳冠中提到過去香港最引以為傲的是「攪掂」與「工夫」精神,香港人驕傲得理直氣壯。今天的香港還珍惜「攪掂」與「工夫」精神嗎?我不肯定。在我六神無主之際,突然有人出來罵蝗蟲,說內地人不文明,換句話說即是香港人文明。那麼,「文明」或許就是香港精神的寄托。但是,社會近日的討論看來更像是依靠「恨意」來建立香港的本土意識。這樣,本土意識或許能建立起來。問題是,香港人是否真的認同以「恨意」作為建構本土意識的基礎。這樣的做法看來就有點不文明。蝗蟲論促使我這個政治冷感的人開始思考: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應該建立在甚麼基礎上?我們這一代香港人有沒有值得引以為傲的東西?我們希望下一代香港人擁有甚麼質素?我不懂回答這些問題,希望更多知識份子參與這些問題的討論,把我們討論的焦點從蝗蟲論帶到香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核心價值問題。

2012年2月4日星期六

病毒載體

擇自Ted 'Simon Sinek: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

講者發現了蘋果、萊特兄弟、馬丁路德共同的成功模式,是三層的同心圓。
核心是「為甚麼」,中間是「如何」,外核是「甚麼」。
最重要的是你所相信的東西,你說出來別人也同樣相信的東西,別人才會義無反顧追隨你。
「我有一個夢想」KO 「我有一個計劃」

講者說的「夢想」、「為甚麼」,大概是「遠景」、「信念」,好比病毒。
「熱情」是病毒的載體,有載體才能離開自己的身體,感染其他人。


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選擇選擇

摘自Ted,Sheena Iyengar: How to make choosing easier

四個做更好選擇的建議:

1. 少即是多——太多選項會干擾選擇,感覺上不能每款都試、每項都想清楚。

2. 具體後果——令人清楚不同決定所帶來的後果。

3. 多選擇範疇、範疇內少選項

4. 先易後難——先從容易的選擇開始,有經驗後做複雜的選擇為較佳。


啟發:

「少即是多」是佛家智慧,欲望太多會做成不快樂。

做了選擇後,再多想假如作出其他選擇會如何如何,是很犯賤的行為。

既然人是犯賤的動物,那麼可以犯得聰明一點。

例如當自己犯賤地想其他選擇會如何如何時,暗示自己選擇會令自己不快樂的選項,然後具體地想象自己會如何後悔做了這選擇。最後回到現實,可以慶幸自己實際做的選擇比那個壞情況好得多。

選擇「選擇」比「選擇」更重要﹗

2012年2月1日星期三

失敗報告

今天看TEDxYYC 2011,David Damberger這位放棄高職到第三世界國家做志願工作的工程師,為不少人建造淨水器,開始時霑霑自喜回國後還成為英雄。一年後他發現自己所做的淨水器壞了,沒人懂得修理,結果當地人還是沒法飲用潔淨的食水。Engineer without borders這個組織結集了各種失敗經驗寫成"Failure Report",讓大家從錯誤中學習做得更好。

我突然想起楊照一所大學的百年校慶「進了京大校園,發現那一年剛好是京大創校百年。讓我意識到「京大百年」的,不是什麼樣的慶典,不是什麼樣的華麗佈置,也不是什麼樣熱鬧的學生活動,而是一張近乎簡陋的海報,上面寫著:「京都大學與殖民政策──反省百年京大犯過的錯誤」。那是京大法學院教師團體辦的座談。我直覺地以為那一定是激進的團體,特立獨行帶著唱反調意味的活動。然而,在校園裡走了一圈,我愈走愈驚訝,甚至該說,愈走愈感動,因為法學院教師團體的活動竟然不是特例,放眼望過去,和「京大百年」主題相關的訊息,一半以上都是批判性、反省性的。」比對近日的港大一百周年校慶,可知我們的社會還沒有認真對待「失敗」,好好的從錯誤中學習。

站在兩個巨人肩上

今天看報得知facebook的上市舵手,2008年加入facebook開始建立營利模式,把當年還在蝕錢的facebook變為今天會生金蛋的雞。她曾在google成長期工作,可算是湊大google的奶媽。

把大公司變大一點,好玩。把小公司變大公司,非常過癮。
將好學生教好一點,很好。把壞學生教為好學生,好極了﹗

時事評論第一人

練乙錚肯定是當今時事評論員的Number 1。20120201《信報》唐梁爭霸搞合縱連橫 媒體圍觀竟吶喊抬橋>這篇文章談得深入、提供分析框架及新視角,堪為時事評論典範。

框架:黨線是縱軸,財團是橫軸。「無論是唐營說的進還是梁營說的變,首先都指板塊而言,以板塊利益為依歸;若以為他們在在關心香港社會整體進步和變革,那就是給糊弄了。」

新視角:若黨性較強的梁當選特首,會否令港人仇內心態加劇?

深入:「北京要的特首民望,是長年累月積集起來的堅實的能力聲望,此等聲望轉化成政治本錢,可以用來替北京做港人不喜歡的事(如推二十三條或限制學術自由);做事過程中,特首必須以他的這種民望支付成本逐步消耗盡淨。曾蔭權是一個最佳例子。」北京讓他做事,「他玩手段百般阻撓民主進程,替北京幹出成績,民望因此拾級而下,現在接近清盤,大體符合北京理性期望。」用曾的民望換取政治成果,曾破產剛好換班,真划算﹗

寶島

20120131《信報》載,資料來自日本政府,統計2010年65歲以上人口佔23%,估計2060年65歲以上人口佔約40%。

香港的出生率跟日本相若,可能比日本好些小,但我們必須面對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問題。
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到時香港島可能會變成寶島。